機油數值解釋:
15W-40 (舉例)
15W: 工作溫度為所能承受最低溫的, 『正常流動性』。 0W代表 -30度C; 10W代表 -20度C; 20W代表 -10度C。 --W以此類推。
40: 工作溫度為所能承受最高溫時的『正常潤滑黏度』。 因溫度昇高時, 機油流動性較佳, 相對地~ 機油潤滑黏度變稀薄導致原有的潤滑保護效果不足; 故需配合溫度昇高變化提昇黏度指數。
(以下就是"迷思"... 稱之為[車主或使用者的過度解讀..])
迷思1.~~
在台灣一般平面道路, 為何要用到 0W-50機油 (0W吔), 您車車會處於 -30度C的運作環境??
迷思2.~~
20W-50機油等級, 太黏 (50), 相較於10W-30機油等級較稀; 故引擎拉轉不受束縛~ 尾速較容易拉動而且熱車快... 回頭想想, 黏度指數是指數表示, 不代表~ 夠黏或夠稀.. (機油不是3秒膠或強力膠), 另外熱車快是某種程度的"事實", 但有可能潤滑油膜因超過工作溫度致潤滑度不足!!
迷思3.~~
這麼比喻~ 在01站內, 行動電話或掌上型3C電子產品會搞個 01傳統~ "疊疊樂"... 求的是[大小/尺寸的比較]真相~ 有圖照有真相; 這個~ "疊疊樂".邏輯是證據清楚, 明顯易懂...。
那"機油"的好/壞或良/莠呢?? 比較機油價格... 這個邏輯很清楚, 有量化/數據化, 不會有爭議, 只要您買到這款價格的機油 (而且不是仿冒/假冒品)。 至於以下~~
{1} 比較機油何時劣化?!
{2} 比較機油對汽缸保護性?!
{3} 比較機油在汽缸的流動性/潤滑度?!
{..} 比較機油......?!
有些人的{比較機油邏輯}用個"感受"作評分/量化/數據化~ 請大伙略懂車車結構者 (換過機油/轉過油門把手者, 皆算數), 請心知肚明的反問~ 油門線有鬆緊 (有些已鏽化哩)/ 各型車款的原廠出廠調校特性差異 (ex, 傳動/化油器/噴油嘴/速度碼錶~~)/以及車車的組件/耗材持續磨耗情況...
至於車車磨耗部份並非只有機油, 前後輪軸承, 輪胎胎壓差異, 前後輪避震器, 傳動普利珠, 傳動皮帶, 傳動開閉盤的大彈簧, 傳動離合器蹄片, 鼓式剎車皮/碟剎來令片, 油門把手, 油門鋼索, 空氣濾芯, 化油器因油質影響... 在在都會影響車車振動或車體某種程度的振動... 為何只用個"車車振動程度/車車加速差異的明顯感受"就直接地代表"機油劣化"?? 還是其他因素都可被"忽略"...
另外, "感受"程度的量化, 該如何表達呢?? 有些人認為前後避震彈跳是感受車車壓車殺彎的路面感, 有些車主希望市售125速克達的座墊在騎乘時, 能夠Q軟到跟家中沙發相同... 如人飲水, 冷暖自知... 這之間的落差有多大?? 該如何量化??
另外, 有些人採用機油瓶裝/機油廠商網站/廣告傳單/車車雜誌的一手秘辛資料... 作比較~~ 拜託.. 連個嬰兒奶粉(含三聚氰銨)或食品的(氫化植物油..)標示規格或資料都刻意忽略, 車車雜誌也可配合宣傳拿取行銷廣告費, 都是廠商誠實與否的不公開事實, 還真的有人挪用作比較~~ 求的是什麼真相?! 連個 01傳統~ "疊疊樂"... 真相~ 都不夠清楚, 明顯易懂...。
如有得罪"機油神人/魔人", 請鞭我吧~~ !!
1.
機油不要誤用仿冒機油
2.
機油不選混淆假冒大廠品質。 舉例, 2007 ~ 2008年, 『金Q8』跟『Q8』機油廠牌本就不同。
『金Q8』機油廠牌是台灣品牌; 尤其那"金"字, 包裝辨識還真不明顯。 我可沒說~ 『金Q8』的機油是假機油吔。
3.
機油找到適合自己騎乘習慣的等級。 習慣高轉速或動輒起步作油門大轉者, 選擇機油級數較廣 (ex: 10w-50或 5w-50或 5w-60)。 順順騎乘使用者, 選擇機油級數為 15w-40或 20w-50就已足夠保護引擎一輩子。
4.
機油耐用度,只要你引擎還有足夠適量機油,引擎磨耗影響不大, 只是機油最基本的作用,「潤滑、散熱」效果會差.. 耐用度這東西,用感覺去檢查總是不太標準。 龜毛的人會裝個機油壓力錶來檢測機油狀態.... (我不會龜, 但有毛)
5.
車車異常現象 (ex, 吃機油), 別奢望何種等級機油或油精.. 等偏方可以代為解決!
6.
台灣地區的機油廠商唬爛的不少, 一些修車店家與機油廠商合力拼經濟~ 迷惑消費者。 如何選購機油, 用各位的大腦思考判斷?? 或是用廠商/維修車廠店家廣告行銷作判斷?? 如果還是無法判斷機油假冒與否, 建議多花一些錢讓原廠專屬維修機車店更換原廠機油, 應該不難吧!!
本人選購"機油"餵吃車車, 只在意2項 (也是很主觀, 誠實個人自婊~ 自己沒有機油檢測用的儀器):
1. 自己相信的知名大廠品牌 (而且在知名的大賣場內購入)
2. 越便宜的越容易吸引我注意購敗
That's all..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sv max125餵吃的.. Castrol GTX 20w-50 (每 500KM/更換一次)
此款強調的~~ 獨家抗油泥配方咧 (Unique Anti-Sludge Formula).. 天曉得!!
這罐 Castrol GTX 20w-50, 很有趣~~ 大賣場販售約 79元/瓶。 與其他廠牌/規格較高檔的價差起碼有2倍, 或更多, 但卻有 美國石油協會 API的 SM等級。 不少高檔機油, 都沒有取得這顆甜甜圈標誌吔.. 反而~~ 82元/瓶的機油卻有取得 API SM認證。 該不會作假?!
有API甜圈標示,表示有經過API認證。 而且, 有API人員在不定時、不定點抽檢市售成品機油的品質,一旦有一罐不過關,API就會立刻收回認證,因此有「API甜甜圈」標示的機油,才有真正的品質保障,沒有「API甜甜圈」的,就只能相信生產廠商的品牌和信譽囉!
目前全球有500家以上的知名公司自願參與 API在市場中不定期抽樣檢測的活動,以確保API標誌的可信度。
非常多的機油大都沒有標示「API甜甜圈」標示,是不是這也是他們可以賣得比較便宜的原因? 其實這是很有可能的,因為要取得API認證、在外包裝上標示「API甜甜圈」也是要付費的!除了認證手續費之外,為了取得認證所必須做的多項引擎測試那才是更花錢的事兒,因此,有些機油公司可能就~~ 把這手續給省略!
整體來說, 就是~ 機油對引擎的「保護性能」的基本分級,而不是「車輛性能」的基本等級。
認證重要??
就像兩個一起求職面試的新人, 一個有高級相關證照,但是不知道實際操作技術如何; 一個自吹自擂說自己技術好,但是連基本證照都沒有; 換作你身為老闆~ 將會納用哪一個?證照不代表全部成績,但是證照代表的是基本保證分數..
而目前市面出現許多號稱符合API SX等級或超越API SX等級的油品事實上都沒有API認證, 只不過是廠商玩文字遊戲, 請大家多多注意!至於有 API的等級有 SJ/SL/SM.., 並非最後一個字母排序越尾端就潤滑保護性有相對提昇或較佳。 SM級規範的偏向於~~ 環保概念訴求 (非競速/激烈操駕)。 主要有3項:
1. 機油抗氧化能力
2. 清淨引擎, 不易產生油泥積垢。
3. 降低對環境的汙染影響 (機油或多或少會隨排氣管泄放空氣環境)
說這麼多, Castrol GTX 20w-50 才79元/瓶, 就是求個心安而已; 至少家中車車群用這罐機油已達3年之久, 也未見車車有引擎問題。 當然, 因為便宜~~ 針對這台sv max125情況~~ 就每次500公里更換機油, 跟著更換全新 Castrol GTX 20w-50機油。
rs100 餵吃的.. 中油 15w-40或 BEL-RAY 15w-40 (每 800KM/更換一次)
(1) 機車無改裝, 就可忽略其他磨耗因素, 值得忽略?? 原樓主跟"Matrixhank"兄就極力地想描述這種"感受"。
(2) 試問, 其他都不考慮(忽略)情況下, 特定款機油劣化感受差異, 會跟不同款機油差異很大?? 有多大?? 這麼大??
(3) 上一次機油剛更換, 感受差異... 跟下一次更換機油的"感受差異", 差異變化有多大?? 很大.. 這麼大, 大不用錢?!
(備註, 科學假說要以"其他因素皆固定"為前提... 唯有如此, 科學/實驗室數據端出去發表, 才不會讓大伙譏笑...)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最近 BEL-RAY 10w-40機油價格狂漲, 不再繼續購入。 目前只維持 中油 15w-40使用 (大賣場價格: 139~ 149元/瓶)。
rs100 (2003年份), 新車至今的累積哩程已達 31,000公里, 算是老車?! 傳動部份在 20,000公里時, 更換過原廠皮帶/原廠普利珠/原廠普利盤, 3項。
至今仍餵吃中油 15w-40 超過3年; 機油 1L灌入, 幾乎 1L泄出。 騎乘 rs100是不尬車/不殺彎, 但也不至於到龜速騎用程度。 每次經過松山機場的復北地下隧道, 騎乘錶速都超過 80Km/Hr行進 (小朋友們, 這是危險行為, 勿模仿)。
2年前, 不小心讓機車精品店的師傅知道自己 rs100餵吃這款, 精品店家師傅聽到直搖頭~~, 他說, 『這款車車再怎麼順順騎乘, 也不該使用這麼低賤的機油...』 , 在那之後, 就不曾去那家機車精品店, 免得每次讓他看到我騎 rs100, 他都要碎碎唸個幾回~~
最近那款 中油的15w-40換個包裝 (紫色系), 大賣場價位竟調漲為 149元/瓶; 換個包裝紙, 多漲 10元, 心裡有點給它那個..ooxx @#!$%^&~~..。 現在的我, 一直想找個 2'nd source取代 149元的中油 15w-40機油。
不少車神們都用『騎乘時車身震動程度』作為表示"機油劣化"判斷。 這有2個迷思存在..
迷思1.
汽缸有改裝?? 或車身有改裝?? 傳動部份組件是正常?? 抑或磨耗到已更換?? 該不會道路地面不平有坑洞??
迷思2.
如何認定車身震動程度才算"很明顯震動"?? 每人認知不同, 如何測定?? 在各說各話情況下, 搞到最後, 全變成『莊周知魚之樂』的詭辨下場。
所以~~, 機油分享心得討論一定會變成, 『莊周夢蝶』。 講白話點, 天(車)人合一的境界, 太不可思議了, 傑克!!
綜觀大賣場販售的 [4T機車專用機油]的相同規格等級跟一般機油 (泛指汽車使用)相同, 但價格就是較貴.. 很難理解價貴的道理?!!
說到這個 4T字眼, 就讓我想起~~ 5年前的一段老媽經歷過的"有趣"對話..
那天, 不小心地讓家中老媽自行騎至羅斯福路一段的 Kymco招牌機車店家作sv max125機油更換.. (對話如下)
老媽: 老闆~ 偶要換機油啦
老闆: (腦滿腸肥地堆著油滋滋笑臉迎面走來..) 頭家娘您好, 啊您要換哪一款機油??
老媽: (心中想.. 糟糕~ 家中一群死小孩都沒告訴偶如何選咧!@#$%.. 轉念之下..) 老闆, 就看您推薦啦..
老闆: 啊~~ 那就這罐囉.. (手上拿著一罐包裝封面打印著.. 4T ..字樣)
老媽: 這罐多少??
老闆: 這罐算妳便宜點, 360元換到好。
老媽: 怎麼那麼貴?! (她購物直覺反射動作而已, 先砍價看看; 其實老媽對雞/鴨/魚/肉的菜市場行情是 best of the best。 對機油行情, 一點 sense都沒有)
老闆: 頭家娘~~ 因為妳這台車子是 4T引擎, 當然不能用 2T機油。 2T機油一罐180元, 卡便宜。 4T比 2T多 2個T, 當然卡貴!!
老媽: (心中用她使用多年的等差級數概念估算著.. 一個 T為 90元, 四個 T為 360元, 合理) 好, 那就這罐唄。
.....
當天晚上, 家中這群"死小孩"跟老媽在客廳聊天, 聽老媽提到這當時的機油更換過程時, "死小孩"臉上是這樣子的 2個T..T_T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更換機油方式, 也有以下認知差異~~
任一種機油皆屬於各廠家的獨門配方混入而製成。 理論而言, 確實會有"機油打架"; 因不恰當混合的化學反應, 致油質特性流失, 俗稱"機油打架"或"撞油"。 這也是為何汽/機車廠商才會推出自家指定專用機油的動機/起源。 可是, 汽/機車廠商也無法有效舉證~~ 不同機油混合比例致原廠引擎受損的實例 (至少目前現況如此)。
再者, 也有不少神油達人/先烈先賢白老鼠, 皆以實例確認過, 在泄舊機油盡量地徹底時~~ 更換不同種類機油, 也沒有任何大礙呀!!
更換機油時, 也分成3大類等級, 依個人"龜毛"程度而定..
第1級: 舊機油有流出即可
一般機車店家若採用引擎底部泄油螺絲鬆開者, 皆是車車中柱腳架平放, 泄出舊機油至目視無機油流出後, 就旋緊泄油螺絲再灌入全新機油。
第2級: 舊機油流出至盡時, 輕微左右搖晃車體
第1級完成後, 再輕微左右搖晃車體, 即成第2級。 此目的讓引擎部份凹凸不平底盤的少量舊機油能徹底的傾置而空。
第3級: 準備2罐相同的全新機油
第2級完成後, 先開一罐澆淋, 待沖洗/混帶流出舊機油更徹底後, 才旋緊泄油螺絲。 再開另一罐機油, 灌入機油才完成更換機油。
龜毛程度越嚴謹, 費用支出越高價。 值不值得~~ 端視個人荷包深度!!
=============== seperated Line ===============
話說回來~~ 還有不少機車神油達人表示, 當我換上 xxxxx牌機油後, 車車每次冷車時的電發就"一觸即發"吔.....@#$%^&*~~..; 有夠會扯... 而且扯很大, 扯不用錢!! 那些新車剛購入的換用機油, 都可拿去填海了~~ 對不對呀?! 新車正常剛購入~~ "幾乎"每台都可以在冷車時作"電瓶一觸即發"!! 還牽拖"機油"因素溜~~
=============== seperated Line ===============
(2009/04/30, updated)
有些標示全合成的機油,使用的基礎油也不見得都是合成出來的 就是沒有一瓶(半)合成機油,會標榜自己是礦物油... 機油商的廣告/行銷字眼中, 泛濫得很~~
告訢一個粗略的事實, 約十年前左右, Mobil 還曾經告過 Castrol~~ 說法是: 當時 Castrol 有一款"全合成"機油, 不夠"純"~~ 一審時, Castrol敗訴, 要求 Castrol 必須公諸於世, Castrol 那款"全合成"機油作假... Castrol 不服再繼續上訴..... 二審時, 可能 Castrol 大玩"白馬非馬"論點, 終於扳回一城, 而且就此定調, 『全合成機油可由礦物油中再提煉或者添加劑也可含礦物油成份』... 就此機油規格又重新大洗牌...。 那到底是誰的全合成機油夠"純"?? 那已經不重要~~ 剩下的就只是"機油消費者~ 誰夠蠢???!!!"
看到不少車主/使用者堅持非用全合成機油不選 (管它是品質粗燩的/假的/或仿冒的...), 殊不知~~ 車行/店家/機油廠商就這麼"大玩消費者"~~ 不少人還是花錢花得很爽得咧~~
=============== seperated Line ===============
(2009/09/20, updated)
最近半年來, 因為 Castrol GTX系列(20w-50)在大潤發的賣場零售價格漲得有點誇張/離譜...; 故改而選用中油推出的這款機油: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(2009/10/31 updated)
最近半年, 就用2款口味餵給汗血寶馬車車 (Castrol GTX 20w-50 或 中油 SJ 20w-50); 原因就2個, (1) 便宜 (2) 高溫的潤滑度較"厚" (那個 value: 50); "厚"字眼, 純粹是個人主觀邏輯判斷處理方式而已.. 有效與否, 天曉得!!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中油的這款自家機油 SJ 20w/50; 以敝人騎乘習慣~ 騎乘車車時油門使力及車車運作的互動感受~ 滑順得很 (純粹感受, 心理因素成份居多)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1 則留言:
中肯文!我只要頂迅機油視窗失油率沒太低,大概就是逢年過節去大賣場。哪枝枝特價<99元,就是它了XD; 幾位賣油的業務也是跟我說,台灣分裝的工廠,就那兩家!肯付款,打個包裝"魏家頂級精鍊合成油"都是沒問題的 (誤)
張貼留言